首届中国(宁波)再制造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召开

2017/06/12 10:01人民网浙江频道

6月8日下午,作为今年浙洽会、消博会、中东欧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中国(宁波)再制造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在甬举办。本次论坛旨在了解国内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共商促进再制造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以此来加快推进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越舜在致辞中指出,再制造产业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的典型路径,升级了传统意义上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资源再生,是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更是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新的蓝海。

作为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的制造业实力雄厚,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基础扎实、潜力巨大。全市拥有8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在200多个细分领域中锻造出了140多个“单打冠军”,是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以及家电生产的发展均走在全国前列,这为培育壮大再制造产业提供了优良的“土壤”。同时,在再制造的重要环节上,宁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全市拥有十余家从事注塑机、模具、液压元件等再制造的企业、两家涉及再制造技术的国家级研究所,其中两家企业入选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

全国再制造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秘书长、再制造国家实验室张伟教授对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背景以及目前的实践、国内外再制造产业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我国发展再制造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重点方向。

据张伟分析,再制造产品与新品相比,能够节约60%的能源、70%的原材料,降低成本50%左右。因此再制造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而且还能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实践证明,发展再制造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上个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到2020年,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左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整体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

张伟表示,在再制造领域,在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是推进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和在役再制造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面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大型成套设备以及复印机、医疗设备、模具等产业重点解决表面工程、增材制造、疲劳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形成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和高段智能装备三个再制造重点领域,并在2030年形成一批规模完善的再制造产业群和国际领先的再制造企业。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群 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收藏本文
相关阅读

再制造产业发展展望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再制造是绿色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国内外再制造产业发展基础,中国的再制造产业发展应围绕科技创新为本、全面建设再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等,为再制造产业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 进入21世纪,保护地球环境、构建循环经济、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一种先进经济模式。 再制造工程以节约资源、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为特色,以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特点。再制造可使废旧资源中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缓解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减少大量的失效、报废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是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选途径,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再制造工程高度契合了国家构建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并为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大力开展绿色再制造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是在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于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纳米表面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这些先进的表面技术是国外再制造时所不曾采用的。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有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制造新品相比显著降低。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在再制造中的应用,可将旧件再制造率提高到90%,使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性能标准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而且在耐磨、耐蚀、抗疲劳等性能方面达到原型新品水平,并最终确保再制造装备零部件的性能质量达到甚至超过原型新品,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同与关注。 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废旧产品造成的危害暴露较早,相应的对策也较早提出和实施。 20世纪30至40年代,为了走出经济萧条的困境,最早的再制造产业雏形在美国汽车维修行业中出现。至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正式提出“再制造”。此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目前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重要产业。2005年全球再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的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达到750亿美元。近年来日本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的再制造。至2008年再制造的工程机械中,58%由日本国内用户使用,34%出口到国外,其余的8%拆解后作为配件出售。 欧美国家在再制造设计方面,主要结合具体产品,针对再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设计要素如拆卸性能、零件的材料种类、设计结构与紧固方式等进行研究;在再制造加工方面,对于电子产品,再制造的内涵就是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予以直接的再利用。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对平板显示器的再制造就是先将液晶显示器LCD、印刷线路板PCB、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关键零部件进行拆解,经检测合格后进行再利用。德国ReMobile公司对移动电话的再制造也是先拆解、再检测最后再利用。 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发展至今已经10年有余。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既循环又经济的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关键技术,构建了废旧产品的再制造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再制造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注重企业需求与学科建设融合,提升企业与实验室核心竞争力;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促进国家循环经济建设。 由于再制造使用的是经过长期服役而报废的各种成型零件,其损伤失效形式复杂多样,残余应力、内部裂纹和疲劳层的存在导致寿命评估与服役周期复杂难测,再制造还要在保持废旧零(部)件材质和形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采用高技术恢复原产品的尺寸标准、达到或超过原产品的性能指标、实现原产品的功能升级。同时也采用正规化、规模化的加工手段,因此加工工艺更为复杂。 再制造寿命检测的核心是疲劳寿命,再制造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裂纹控制,再制造的主要损伤形式是表面磨损。根据再制造产品失效特征和质量性能不能低于新品的标准要求,我国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和不断自主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技术。比如,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自动化微束等离子熔覆技术;再制造无损检测评估技术及其仪器设备,等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可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及未来趋势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再制造产业发展进行展望。 其一,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从国内外制造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看,“技术产业化”是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在这一环节上采取的企业试点模式,其总体上是分散化运作,产业集群能力明显不足。鉴于再制造产业有其独特的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法规环境,因此建设再制造产业基地或园区就成了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这一模式总体遵从“技术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规模化、规模园区化、园区科学化”的建设理念,既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再制造产业企业试点模式的不足,也可以带动多支点产业的发展。通过再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速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切实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实现制造和再制造产业的协调发展。 第一,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部署,优先推进重点领域的再制造。一是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机床、电机等再制造。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装备再制造,发展机床、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铁路机车装备再制造。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及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突破各种制约瓶颈,扩大产业化规模。 第二,科技创新为本。国内再制造产业发展,要靠科技支撑及创新。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并积极争取国家的科技扶持资金,加强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组建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围绕再制造产品设计技术、旧件性能评价、经济环保的拆解和清洗、微纳米表面工程、无损检测等技术的研发,再制造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进行研发和创新。二是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千方百计构筑人才高地。要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加大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再制造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0.59%],加速教育和科技产业的集聚和整合。 第三,全面建设再制造配套服务体系,为再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再制造产业基地建立良好的再制造经营环境;二是依托产业优势,完善再制造产业链;三是把再制造产业所需装备作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挥机械装备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再制造装备研发和生产,逐步形成再制造关键设备生产研发体系;四是发挥区位以及物流优势,与国内外原厂生产商合作发展逆向物流,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所需的工程机械、机床、废旧汽车零部件等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形成适应再制造产业发展所需的旧件收集能力;五是在企业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适应再制造的管理体系要求;六是强化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工作,建立严格的再制造环保安全保障体系;七是加强领导,完善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同时,尽快制定和落实涉及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再制造产业发展创造优良的软环境。 其二,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根据再制造的技术特点及产业发展特点,未来中国再制造的发展将在以下产业领域展开。 一是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中国作为汽车制造和使用大国,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产业化势在必行。 二是机床再制造工程及其数控化升级。目前,我国各类机床设备保有量约550万台,居世界第一,数控化率不到3%,役龄超过10年的传统机床占60%以上,未来5至10年将有大量机床面临淘汰。机床再制造作为一种基于废旧机床资源循环利用的机床制造新模式,在我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对于实现我国废旧机床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矿山机械再制造工程。我国是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和矿山机械的使用大国,设备保有量大,品种多。此类设备多是由于重载而导致零部件表面磨损、腐蚀和断裂而失效报废。在上述设备中实施再制造工程可显著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获得节能、节材、减排效果,从而创造巨大社会经济效益。 四是废旧电子电器产品再利用与资源再生。废旧电子电器再制造与资源再生是我国资源再生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从不同的角度正在修订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规范该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从2003年起,国家发改委开展了回收利用试点,建立废旧电子电器的拆解处理示范厂,以期引导我国废旧电子电器再制造与资源再生行业的发展。一些地方也出台了有关文件,规范电子废料的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电子电器产品的再制造提供了法律依据。 五是重大技术装备再制造工程。能源、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的重大技术装备再制造工程的产业意义重大。可以瞄准冶金重大技术装备中的高炉渣口、风口、轧辊、热轧工具、水压机油压柱塞,石油化工重大技术装备中的高温高压反应容器、裂解炉管、大型储油设施,火力发电重大技术装备中的汽轮机叶片、缸盖、磨煤机零部件、锅炉“四管”,水力发电重大技术装备中的水轮机叶轮,以及风力发电机、燃油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的关键零部件开展再制造工程。[详细]2014-06-19 10:19

抢抓机遇 新疆再制造企业把握机会做大做强

12月24日,在新疆自治区机电行办举办的“再制造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高端技术交流会”上,新疆油田副总工程师张学鲁作为中国石油采油技术“十大杰出人物”之一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记者针对再制造产业以及新疆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对张学鲁进行了专访。 记者:当前,新疆再制造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张学鲁:新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再制造产品卖给谁的问题,也就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市场在接受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时是有差别的,而实际上两者的使用性能是没有差别的,用户在接受再制造产品时感觉是买了一个二手货。实际上,用户在使用再制造产品时是花了最少的钱却获得了与新产品一样的使用价值。 记者:新疆在2010年就设立了新疆再制造产业的试点企业。时隔三年,是否意味着新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时机成熟了? 张学鲁:现在新疆发展再制造产业实际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新疆要发展不能再走国外或内地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污染的老路,发展再制造产业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来说时机刚好。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新产品使用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旧的产品,而旧的产品正是再制造产业的原材料。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尤其是要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能够做再制造产品的企业应该是能够生产新设备的企业,因为再制造产业技术比生产的技术要求更高。 记者:今后,新疆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张学鲁:未来新疆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大型机械再制造。在发展再制造产业过程中,新疆企业应把握机会做大做强。如果企业太小,工作量不连续,发展就比较困难,企业只有做大做强了,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够承担起全疆地区的再制造业务。另外还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以及政府要给予大力扶持。 记者:哪些行业适合再制造? 张学鲁:金属加工型的产品比较适合再制造。对新疆来讲,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车辆都可以进行再制造。一般一个大型设备的零部件只是个别部分出现了问题,而其它大部分构件都是好的,那就有再制造的价值。就好比外科手术,哪部分坏了就修哪部分。再制造产业可以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所以它的发展前景是很大的,但并不是各个行业都可以进行再制造。 记者:目前,国际上再制造产业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是否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张学鲁:目前,国外再制造率很高,美国是再制造产业发展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再制造企业近10万家,占全球再制造产业规模的70%。2012年全球再制造产业规模超过1400亿美元,目前全球再制造产业年平均增速10%左右,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500亿美元。 在国外,再制造产品有两个标签,一个是产品的合格证,这表明达到了新产品的标准;另一个是再制造产品标识,让消费者知道这是一个再制造产品。国外在这方面做得非常规范,并且不论是新产品还是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都是一样的。另外,国外企业的运营模式,以及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详细]2013-12-25 09:03

长沙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长沙(浏阳、宁乡)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日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全国首批两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根据方案要求,基地规划控制面积10.7平方公里,5年内拟筹资64.52亿元,聚集68家再制造企业,实现再制造工业产值90亿元。 “以前汽车制造都是整车装配的‘一锤子买卖’,报废后当废铁卖掉,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有了再制造技术,就可将发动机、变速箱等能利用的部分遴选出来,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修复,使其耐磨性、密闭性变得更好,价格却降低不少。”据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再制造产业办公室主任唐柱辉介绍,报废产品平均有70%的部件可以再利用,而再制造产品比新产品的制造节能60%,成本却不到原来的50%。 再制造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高级形式,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预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及汽车制造行业开始进入报废高峰期,到2020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报废量将达120万辆左右,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再制造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长沙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再制造产业的集聚地之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两大工程机械巨头的再制造年产值已分别达6亿元和5亿元。目前,以浏阳、宁乡为代表的长沙再制造产业基地已累计完成投入6.04亿元,培育29家主要再制造企业,2011年再制造产值达22亿元。市发改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吴新伟介绍,长沙将以此次获批的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基础,按“一体两翼”、资源互补、差异化发展的模式发展再制造产业。其中东翼为浏阳再制造产业专区,规划控制面积4.5平方公里,着力发展工程机械零部件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西翼为宁乡再制造产业专区,总体规划控制面积6.2平方公里,近期建设3.2平方公里,着力发展机床零部件和医药设备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同时,东西两翼还将共享拆解清洗中心、检测与鉴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详细]2013-11-28 08:50

国家“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发展再制造产业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通知。循环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的目标(近期目标)是:主要资源产出率比“十一五”末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 通知指出,“十一五”期间,再制造产业化得到了稳步推进。“十二五”将继续推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到2015年,实现年再制造发动机80万台,变速箱、起动机、发电机等800万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20万台套,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左右。 计划实施再制造产业化示范试点工程。建设510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再制造业集聚发展。选择30家左右具有一定基础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开展示范,重点支持建立发动机、变速箱等旧件回收、再制造加工、检测和质量控制体系。选择一批企业开展机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办公用品等再制造试点。培育20家左右再制造专业化服务机构。 建立旧件逆向回收体系。支持建立以汽车4S店、特约维修站点为主渠道,回收拆解企业为补充的汽车零部件回收体系。规范建立专业化再制造旧件回收企业和区域性再制造旧件回收物流集散中心。积极利用现有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回收计算机服务器、硒鼓、墨盒等易回收产品。开展消费者交回旧件并以置换价购买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的工作,扩大再制造旧件回收规模。 抓好重点产品再制造。重点推进机动车零部件、机床、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冶金轧辊、复印机、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墨盒、硒鼓等的再制造,探索航空发动机、汽轮机再制造,继续推进废旧轮胎翻新。 推动再制造产业化发展。支持建设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再制造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建立再制造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和销售体系,促进再制造产品生产与售后服务一体化。鼓励专业化再制造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专项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详细]2013-03-06 10:16

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陈其华出席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今天下午,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陈其华出席了中国石油国际合作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与现场嘉宾共同探讨了全[详细]2020-11-06 10:10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赛克思液压房立念演讲

2024年4月11日,以“新机遇、新优势、新作为...详情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