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董事长梁稳根谈创业:瞄准之后再开枪 业成功的把握更大

我们的第一桶金源于创新

1986年,30岁的我下海创业,在此之前我是国有企业的体改办主任,当时这个岗位是很光荣的,一把手当这个主任,我在那里做副主任主持工作,是副处级。怀揣着创业梦想,我和其他三位志同道合的同事,丢掉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决意辞职创业。创业要有一个很好的创业计划,一个好的产品,实际上当时并不是那么回事。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

听说卖一只羊就能赚到20多元钱,于是,我们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贵州这些产养较多的地方,做起了贩羊的生意。但当我们买进大批羊才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取消了一个大合同,过了元旦羊价就会跌。于是,赶紧收兵,初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后来,我和朋友们还做过白酒、玻璃纤维等产品的买卖,但最终也都只赔不赚。最后我们回到一起反复讨论为什么失败,后来觉得这些事情都不是我们的擅长,我们四个人里面有三个是材料专业的,这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找到路子就去调查,发现当时的焊接材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1989年,我们以借来的6万元作本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没有厂房,我们就将地下室作为厂子,条件非常简陋。就是在这座简陋的「厂房」里,四个人每天辛苦钻研,生产出了第一种产品。我把它寄给了辽宁一个工厂,然而,却因质量不合格,产品被全部退回。我意识到,在焊接材料方面我们还是个外行。于是我又回到母校中南工大,和我的老师一起反复讨论,然后在学校借了一个实验室,100多次的调整我们的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才使这个产品过关,我们才拿到8000元的第一桶金。

就这样,第一年,我们的工厂获得了16万的销售收入,盈利了3.6万元;第二年我们盈利了13万;到6年以后的1992年,我们的销售额做到了1亿多一点,年利润做到了3000万。我想,这离我们的目标和梦想还是相距甚远。

人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认识自己。我常常思索,为什么同样在湖南,比我起步晚的张跃能够把远大空调做到20亿。最后,我得出结论:我们所在焊接材料这个行业太小,存在天花板。另外,起初创业是在我的老家,那个地方地域太偏,就这个行业和地域都无法孕育一个世界级的大企业,也无法实现我们的商业目标。这时候我们又想到了创新,创新最关键的是我们发展战略要创新,发展思维要创新,我们就制定了一个双进的战略——进入大产业、大城市。

瞄准之后再开枪,成功的把握更大

我们放下这1亿销售额、3000多万利润的摊子,我和几个高管又去调研市场。1年时间我们走访了几十个专家,开了5次专家论证会,还开了10多次董事会。当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下,中国四处都在大力建设,我知道,建筑领域必将蓬勃发展。而且,当时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并不多,很多人觉得只有财大气粗的国企才敢涉足,而我始终认为,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必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1993年,我们将总部迁移至湖南省会——长沙,并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重工」。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

三一从起步式的缓慢发展到如今的大步流星,技术研发毋庸置疑是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初探工程机械领域时,我们在资源、技术、渠道上没有任何优势,更是一家没有任何国资和外资背景的民营企业。市场上95%以上的产品都是国外品牌,一切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德、美、日等外企的手中。我意识到,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三一面对的最大对手都是海外企业,而当时三一的发展路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赤巨资引进跨国公司的技术,走引进、消化、吸收的「拿来主义」路子;二是与国外企业合资合营,用市场换技术。

但对于三一重工而言,这两条路都走不通,一是缺乏资金,无力购买;二是欧美的该领域巨头都对输出技术设置了层层壁垒。因此,可以说,三一重工当时走自主创新这条路完全是被逼出来的——这是唯一可以走的路。只有走过了被逼迫和无奈的情况,我们才能最终把握住主动权,摆脱压制。

随后,我们便紧锣密鼓地组织起相关专家,叩开了技术研发这扇大门。当时,我们引入的首席技术师易小刚正式接起技术研发这个「接力棒」。在研发中,他发现混凝土拖泵的高低压切换必须要接上不同的管子。为此,他设计出可以进行90度旋转的气压阀门。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人不同意更改设计,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国外都在用这样的管子,只要模仿就行了,没有必要进行更改。

但易小刚却认为,如果一味地模仿国外的产品,三一不仅没有技术上的突破,更谈不上打造核心竞争力。当我得知这一情况后,我认真听取了易小刚的意见,最终选择了支持他。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属于自己的技术专利,这个专利就是此后被广泛应用的集流阀。集流阀组的成功研制,不仅让三一实现了批量生产,还给三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我们通过创新获得了生存的权利。用易小刚的话来说,其实我们国内的研发人员个个都很聪明,但是我们长期受到自卑心理的影响,总是觉得自己技不如人。其实,搞技术研发的人员首先要打破恐惧,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只有这样,才能够研制出极具创新的产品。

如果我们认定了一条道路,那么就应该不畏险阻、奋勇前进。即使什么都没有,我们也要竭尽所能创造出前进的条件。如果我当时跟随了大众潮流,认为这是一个高风险、不宜民营企业涉足的领域,今天三一集团的成功也就不知道会花落谁家了。

溺水沉舟,不进则退,技术研发也是一样。通过多年苦心钻研,我们陆续在液压、电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术创新,不断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产品,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一系列举动,让我们拥有了国际上只有发达国家才掌握的核心技术,为成为行业领军者奠定了基础。

舍不得股权,留不住人才

易小刚曾经为了生产出一种当时纯靠欧洲进口的钢板材料,在炎热的夏季,是室外温度都达到40度的时候,仍坚持不懈地守在火炉旁,不分昼夜地实验。他为三一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永远不会忘记。1999年,为了奖励易小刚的重大贡献,我召集股东作出了决议,将当初公司预留的5%股权中的2%赠与易小刚。于是,易小刚成为三一集团第九位董事。股权多少代表一个人对企业的控制权大小,多一个股东,就表明自己在企业里说话的分量降了一份,几乎没有人愿意将权力分给别人。但是,若他们自己当家做主,才会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每次在作决策时,我也会征求各位主事人的建议,这对于确保决策的正确性有很大作用。

明确了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后,我们以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文化建设,以及人才聚集培养、知识产权、标准化为手段,全面推进研发观念更新和创新的系统建设。

规则可以改变,原则必须坚守

如果没有国际化,三一顶多就是一个大一点的个体户而已。在三一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后,我们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在海外投资办厂。当时,三一重工以印度工厂为正式投产目标,先后在美国、德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地建立起研发和生产基地,开始了投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条龙式的本土化生存发展之路。紧接着,我们通过国际化的资本运作,去整合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资本、市场等资源信息,使我们的资本走出去。

价格战在三一是被明令禁止的,我曾多次强调,行业竞争力要优于企业竞争力,三一要懂得怎么做一个行业老大。在这种思路下,我们所有产品的价格比国内竞争对手高10%以上,对回款率的控制也十分严格。比如,一台250吨的履带起重机,三一的售价至少比别人高15%,但会按260吨设计起重能力,我认为,赢得客户还得靠产品的品质。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吊重与臂长,三一的设备就是可以吊得重一些,吊得远一些,创造的效益也更明显。

竞争应该谋求共同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损人利己,甚至不惜「杀敌一人,自损八百」,因为这样会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我才禁止三一集团打价格战。因为我谋求的是整个行业的长盛不衰,而不是自家企业的一时私利。

此外,三一重工能够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口碑营销,我认为,每一个客户都可能成为口碑营销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产品和服务去传播和推广,为企业赢利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做好口碑营销,我总结了如下三点:

其一,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的生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连产品质量还没有打牢,企业还谈何发展。

其二,提供至尊服务。售后服务无疑就是催化剂,它能让企业更加靠近目标。在产品质量同等的情况下,别人的服务做到1,你比别人多做一步,那么你就能赢得用户的心。我经常强调,三一要建立「一诺千金」的服务口碑和承诺,制定数字化的服务承诺。

其三,注重聆听客户的反馈。听取客户的反馈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企业的管理者才能从客户的反馈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在弥补不足的同时,还能将优势更好的发扬下去。

责任编辑:Keyi

买车卖车 养车维修 疑难故障 学大招

扫码加入BOSS团三一挖机群

|收藏本文
热点专题 更多>>
点击排行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中船现代携手斯堪尼亚

电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现代船舶稳定、可靠的电源供...详情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鼎力为何不去海外建厂?

近日,《Access International...详情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德国CLAAS集团首席执行官莫尔先生(J...详情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专访斯堪尼亚高级副总裁

【第一工程机械网 独家报道】斯堪尼亚,全球领先的...详情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访徐工重型技能大师李戈

10月15日,“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大...详情

微信扫一扫

关注第一工程机械网微信

微信号:wwwd1cmcom

微信扫一扫

打开易购机询价小程序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

投稿邮箱:news@d1cm.com
服务热线:400-6789-326

CopyRight © 2000- d1c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一工程机械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26412号-15 京ICP证06028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9281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8号 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

客服电话:400-6789-326 新机业务按 1,二手业务按 2,商务合作按 3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及报价 | 商务合作 | 招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三一重工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5亿元,较上年增长50.3%。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4.96亿元,同比增长20.01%,利润总额26.29亿元,同比增长70.65%。201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6亿元,同比增长98.43%;利润总额3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33%;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162.39%。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建筑机械、筑路机械、起重机械等26大类200多个品种,主导产品有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搅拌站、沥青搅拌站、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履带起重机等。目前,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搅拌设备、履带起重机械、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长臂架、大排量泵车制造企业。2002年,三一重工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创下单泵垂直泵送混凝土406米的世界纪录。2007年12月,三一重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492米再次创造单泵垂直泵送的世界新高。三一重工还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2007年10月,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问鼎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底,三一推出72米世界最长臂架泵车,实现了对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又一次跨越。三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经营理念,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共申请专利2040项,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000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在国内,三一重工建有遍布全国的100多个营销、服务机构,拥有56个服务网点仓库、6条800绿色服务通道。其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服务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在全球,三一建有30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已通过国家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和德国TUV认证。三一重工于2003年7月3日上市;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被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2003年10月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三一,亲切鼓励三一人:“你们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过去,希望你们团结一心,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此后,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周永康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视察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是三一集团的主要创始人,中共十七大代表,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获得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