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在今年11月公布的该省城镇体系规划则显示,到2015年,贵州将力争使全省城镇人口增加至145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1%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而目前贵州的城镇化率仅为35%。这意味着,未来几年,贵州城镇化率将保持较快增速。按照贵州计划,该省将探索多民族山地省区民生型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广西也是力推进城镇化的典型。按照广西的规划,2015年广西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50%。而2010年广西城镇化水平达到40.6%。这意味着,广西的年均增速将达到1.88%,远高于广西十一五期间的1.4%的增速水平。
安徽近日的城镇化规划显示,到2015年,该省城镇人口将达到3200万,城镇化率超过50%。而2011年年底的城镇化率为44.8%。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安徽将一直要保持1.5个百分点左右的增幅。
近日,山东省也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该省城镇化率在2015年预期达到56%以上,2020年则达到63%以上,而2011年山东省城镇化率为50.95%。在最近十年,山东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18个百分点。
有接受时代周报采访的专家提醒,一些地区的财政压力不减,而城镇化或成为土地财政的救命稻草,新型城镇化扩张一定要防止土地的粗放式发展,比如某省2001-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90.09%,城镇人口只增长30.78%,土地的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警惕虚假城镇化
12月9日,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第十二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等于老城区 新城区 新社区三部分构成。中国不能学西欧,走反城市化道路。
中金公司12月10日发布宏观经济研报,就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指向,报告指其具体内涵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现代化等,着重于分配领域,有利于扩张国内需求、改善需求结构。然而,需求扩张须与供给扩张相辅相成。
成功的新型城镇化政策,必然是一方面通过促进效率,保持总供给能力一定的增速,同时通过改善分配来拉动总需求增长。中金的报告称。
中金据此提出,新型城镇化需要更广泛的经济体制改革加以配合,改善经济供给能力,具体领域包括:财税改革尤其是结构性减税,鼓励民间投资、增加竞争、破除垄断,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以及改变基建融资方式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强调,城镇化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不过,如何发展新型城镇化,仍有值得探讨之处,目前全国尚未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统一方案来加速推进城镇化。对此,一些业内人士的共识是将以人为本确立为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原则。
需要避免的现象是:各地拿新型城镇化这个帽子,来搞过去的土地财政。对于城镇区域的土地如何运营,一般地方政府思路明确,即统一收购、统一批租,在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土地出让三个环节,形成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
国务院日前讨论通过了一项土地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土地被地方政府征收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农民将获得更高的补偿,而这类补偿将使农民更容易转移到城市。
今年8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发布《城市蓝皮书》则担心个别省份过快的速度,可能导致冒进城镇化、过度城镇化、虚假城镇化,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加剧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和土地制度改革将不可避免。要农民安心入城,必须要让其享受城镇居民待遇,这将催生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此前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及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陈耀认为,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存在冒进的问题,大量的空间扩张,但支撑这个空间扩张的产业却没有发展起来,人口的集中完全靠建房子,人口集中之后却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
城镇化是让农民真正进城,是农村人口的市民化,而不是钢筋水泥空盒快速扩张及房价快速飙升的城镇化。这是当前中国城镇化的核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如是说。